【研学动态】无机非专业教师赴太原理工大学参加“苏博特杯”第五届全国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

发布者: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3-07-21浏览次数:10

7月14日-7月16日,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海玲、无机非教研室副主任蔺海艳和教师雷本喜一行赴太原理工大学参加“苏博特杯”第五届全国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暨第九届全国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理事长刘加平,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教育部高等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沈扬等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本次观摩学习,教研室老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讲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前言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刘加平院士通过“现代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新进展”为题的报告,与现场教师分享了很多混凝土研究现状和新技术。刘院士从研究背景、流动性能调控、收缩裂缝控制、超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展望等六方面介绍了现代混凝土在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新进展。刘院士详细介绍了现代混凝土的三大研究进展以及典型工程应用案例,最后,对新一代混凝土提出了新的展望,即通过“提出硅铝酸盐新体系,创建高强韧化新理论,建立系统寻优新方法”等创新路径变革现有混凝土。

其次,土木工程材料教师比赛隆重举行,参赛教师有七十余人,各教师讲课表达流畅、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仪态得体,在讲课中融入研究动态和最新工程案例,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兴趣,注意思政育人。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评委对教学讲解不足之处的点评,如:对课程中复杂知识体系的梳理、凝练和拓展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术语写作细节重视不足;为板书而板书的情况较多;课件制作不够精良;授课不够透彻 (PPT中已显示的关键信息,在课堂上被忽略);与学生的交互不足等。我院观摩的三位老师不断找寻自己授课的不足之处,争取后期授课过程中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然后,由北京建筑大学卞立波老师带来的示范课内容为“混凝土之灵-减水剂”的教学示范环节。卞老师自带实验教具,深入浅出,将课堂理论讲解与实验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重要作用。卞老师最后总结时说,课程要从内容选取、课程设计及课堂表达等三方面考虑,即课程内容要与具体工程事例相结合;课程设计要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课堂表达上要有激情、活力,保持自己独有的上课风格。他建议教师要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最后,卞老师用一首诗词《春夜喜雨》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都能永葆春风化雨的细心与耐心,做好“润物细无声”的树人者。

最后,武汉大学梁文泉老师以一场精彩的即兴“演讲”授课,分享了自己从教30年的三点感悟:第一,授课要承上启下,丝丝入扣,引人入胜,达到学生与老师同频共振的效果;第二,以变频冰箱为例,从听觉和视觉上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变频”的语言和新技术、新媒体等教学手段消除学生疲劳,提升听课效果;第三,要有合适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面部表情,提升自身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梁老师用幽默诙谐的“演讲”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科书式”示范,深刻诠释了“授课的艺术”。

会议结束,由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作大赛总结。宋少民对青年教师提出几点希冀:第一,教师要秉持做“大先生”的理念信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获取学生内心真正的拥戴与敬佩;第二,授课要有激情有冲动,激情和冲动是优秀教师极重要的品质;第三,授课过程中要融入思政教育,要将课本内容与优秀工程案例相结合。最后,宋教授劝谏青年教师要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收集优秀素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心中要常怀阳光,要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带着学生共同向着阳光前行。



   (图/文:蔺海艳 通讯员:吴研)